中贸合规中心

中贸合规中心

资讯中心

>

行业洞察

二氧化硫、甜蜜素等食品添加剂使用需特别注意—2024至2025食品抽检不合格情况分析
发布时间:2025-08-08

本文深入分析了 2024 至 2025 年 7 月 29 日期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食品抽检不合格数据。通过对海量抽检信息的梳理整合,旨在为读者呈现该时段内食品行业的质量安全现状,揭示潜在风险点,助力各方精准把握食品安全态势。

阅读本文后,您将了解:
1️⃣2024 - 2025 食品抽检不合格情况全景扫描
2️⃣哪些食品不合格/违规问题突出?
3️⃣不同食品类别所对应的具体不合格问题是哪些?

4️⃣二氧化硫、甜蜜素、脱氢乙酸的合规使用要求如何?



2025年07月11日发布的

2024年食品安全抽检情况

🟠根据市场监管部门发布的食品安全抽检情况通报,2024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按照“四个最严”要求,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约679.5万批次,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等进行检验,总体不合格率为2.96%


🟠从抽样品种来看,消费量较大的粮食加工品、食用油及油脂制品、肉制品、蛋制品、乳制品等五大类食品,其监督抽检不合格率分别为0.54%、0.72%、0.81%、0.12%、0.09%,均低于总体抽检不合格率。


🟠从检验项目类别看,抽检不合格样品总量中,农药残留超标占39.56%,微生物污染占16.73%,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占15.03%,有机物污染占12.78%,兽药残留超标占6.57%,重金属污染占4.52%,质量指标不达标占3.83%。

2024年主要不合格项目占比



2025市监总局食品抽检

的主要不合格项目

2025年被抽产品的不合格指标汇总

①食品添加剂包括:甜味剂,如糖精钠、甜蜜素(以环己基氨基磺酸计)、三氯蔗糖;防腐剂,如山梨酸及其钾盐(以山梨酸计)、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以脱氢乙酸计)等;人工色素,如柠檬黄、诱惑红、酸性红、日落黄、亮蓝、苋菜红、新红等;此外,还包括二氧化硫残留量和铝残留量。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GB 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规定,并遵守相关卫健委公告的要求。


②微生物指标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等,各类食品符合相应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此外,致病菌也应符合GB 299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中致病菌限量》的规定。


③质量指标包括:酸价、过氧化值、总酸(食醋)、全氮(酱油)、氨基酸态氮(以氮计的酱油)、不挥发酸(固态发酵食醋)以及酒精度等。


④有机物污染指标:苯并[a]芘(油脂及其制品)等,应符合GB 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含第1号修改单)》的规定。


⑤农药残留指标:如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和水胺硫磷等,应符合GB 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及GB 2763.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2,4-滴丁酸钠盐等112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的规定。


⑥兽药残留指标:应符合GB 3165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和GB 31650.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41种兽药最大残留限量》的规定。


⑦重金属污染指标:铅、砷、汞、镉(水产品)等,应符合GB 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含第1号修改单)》的规定。


⑧生物指标:螨(食糖)等。


⑨质量指标与标签标示值不符:钠、营养强化剂(如VB1、VB2、铁、VA、VD等),以及肌酸(运动营养食品)等成分。普通食品标签应遵循GB 28050的规定,而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则需符合GB 13432的规定。


2025年市场监管总局食品抽检分析

🟠截止7月3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共发布三次关于食品抽检不合格的通告,三次抽样量分别为1315批次、1950批次、1782批次,不合格的批次数量分别为23、38、35,不合格率分别为1.75%、1.95%、1.96%;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抽检的批次数量为5047,总不合格批次为96批,综合不合格率占比1.90%。


🟠目前总局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不合格率与2024年全年全国全部抽检样品的不合格率数据对比,下降了约百分之一个百分点。

食品不合格类别以及对应批次数量如下图:


🔸分析结果显示,食品添加剂的超范围和超限量使用依然是抽检不合格的突出问题,食品生产企业及食品生产委托方均需提高警惕,严格依照GB 2760标准控制添加剂的使用量。

🔸质量指标主要涉及酸价、过氧化值等方面,其中坚果类产品在这两个指标上的不合格现象尤为频繁。

🔸质量指标与标签标示值不符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营养成分表的标识与实际检测值之间的差异,不符合GB 28050或GB 13432的相关规定。

🔸污染物问题所占比例持续高位,主要包括微生物污染、重金属污染和有机物污染。



2025年全国上半年6.9万批次

不合格食品被下架、封存、召回

今年上半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263.9万批次,对6.9万批次不合格产品进行下架、封存、召回,不合格率为2.61%,比2024年全年稍有下降;共查办食品违法案件18.1万件,罚没7.4亿元,移送司法机关653件,实施从业限制1372人。


今年上半年,市场监管部门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263.9万批次,检出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不合格食品1.2万批次,比例为占比主要是超范围超限量使用二氧化硫、甜蜜素、脱氢乙酸等。


1.二氧化硫使用以及残留分析

二氧化硫在食品加工中广泛用作漂白剂、防腐剂和抗氧化剂。GB 2760标准对其进行了三方面的规定:①明确规定了二氧化硫及其亚硫酸盐(包括二氧化硫、焦亚硫酸钾、焦亚硫酸钠、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和低亚硫酸钠)在各类食品中的最大使用量及二氧化硫的残留限量;②同时,对硫磺作为漂白剂和防腐剂在各类食品中的最大使用量(以二氧化硫计)进行了规定;③对于焦亚硫酸钠作为加工助剂在大豆蛋白加工工艺中的应用,也设定了最大使用量(以二氧化硫计),具体内容如下:



上下滑动阅读完整附件内容


2.甜蜜素在GB2760中可用的食品名称及其限量使用要求

上下滑动阅读完整附件内容


3. 脱氢乙酸在GB2760中可用的食品名称及其限量使用要求



总结

🟠2024年全年,市场监管部门共抽检食品679.5万批次,总体不合格率为2.96%。2025年上半年,抽检食品263.9万批次,不合格率为2.61%,较2024年全年略有下降。


🟠不论在2024年还是2025年,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问题均较为突出,主要涉及防腐剂、高倍甜味剂、可食用人工色素及二氧化硫残留等方面。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同一功能且具有数值型最大使用量的食品添加剂(仅限相同色泽的着色剂、防腐剂、抗氧化剂)在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不应超过1。


🟠此外,油炸糕点及坚果类产品的酸价和过氧化值不合格率偏高;运动营养食品的钠含量频繁检出不符合标签标识要求。值得注意的是,普通食品的钠值依据GB 28050规定,检测值应不超过标示值的120%,而作为特殊膳食食品的运动营养食品,则依据GB 13432规定,钠检测值应不低于标示值的80%。同时,食醋中禁止使用冰乙酸,蛋糕夹心中严禁使用柠檬黄及其铝色淀,脱氢乙酸也不允许用于糕点类产品。


🟠国家抽检渠道覆盖线上与线下,线下涵盖商超、个体工商户经营的商店、餐饮店、母婴生活馆、面点饼屋等;线上则涉及淘天、京东、抖音、美团、拼多多、快手、饿了么、蘑菇街、百度等平台。需特别注意的是,全国食品抽检的主力军为各省、市及地方市场监管部门,无论产品在何种渠道销售,均受到市场监管的严格约束。因此,产品合规是基础底线,唯有保质保量,方能赢得市场。


👊关于ZMUni中贸合规中心👊


📍浙江中贸企业服务有限公司(简称“中贸合规中心”)作为一家专业的全球合规技术服务提供商,秉承“合规助力市场”的行动宗旨。我们立足中国,面向世界,专注于为化妆品、食品及其原料企业打造全方位、高质量的合规解决方案,帮助产品快速、安全地进入全球市场。


🌮食品事业部作为ZMUni中贸合规中心的优势团队,专注于提供全球食品合规一站式服务。从原料端准入服务(如新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新饲料及添加剂申报等),到产品端准入服务(如普通食品产品合规审核、保健食品注册备案、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等)再到进出口运输清关服务。团队成员大多拥有10年以上的食品合规行业经验,目前已经帮助众多国内外食品及相关企业完成食品进出口合规工作,实现无忧上市。在三新食品、合成生物学食品、美国GRAS认证、欧盟Novel Food、保健食品等申报领域拥有丰富的实操经验


推荐阅读

2025年7月中国及国际食品法规动态:国内首个D-阿洛酮糖获批,欧盟公开咨询NMN,美国新授权...

市监局发布:2025上半年6.9万批次不合格食品被下架、封存、召回

10+跨境网红食品成分监管升级(NMN、麦角硫因等),如何应对?

2025上半年未准入境食品汇总!海关这份黑名单藏着多少 “暗雷”?

版权声明:本文为中贸合规中心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上一篇:
没有了
1728312015-右侧广告位-化妆品服务
1728312018-右侧广告位-食品服务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