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贸合规中心

中贸合规中心

资讯中心

>

行业洞察

海关申报如何归类?这些错误归类千万别踩!
发布时间:2025-11-25


上海浦江海关公布一则行政处罚案例(沪浦江关缉违字〔2025〕159 号):东阳某服饰有限公司进口合成纤维制针织弹力布时,因商品编码申报错误,将税率8%的货物误报为0%,导致漏缴税款4.1万元,被上海浦江海关处以1.8万元罚款。此案例警示:企业在进出口申报环节需精准完成商品归类,合规申报是保障贸易顺畅、规避法律风险的关键前提。


01

常见商品归类错误分析

1️⃣未严格遵循归类规则

归类需遵循“先品目,后子目;同级比较”的规则。


2️⃣对归类规则和注释理解与应用不当

子目注释中的逗号、分号、破折号”—”,等标点符号具有特定逻辑关系。


3️⃣未认清商品本身属性

部分商品的分类依赖对商品属性的专业知识。如化工原料、塑料制品、橡胶制品、纺织品、电子产品等商品,若对商品的本身属性、材质、加工方法、用途等不了解,易导致错误归类。

分享上海海关公布案例:

如近期上海海关公布的一例案例(沪外港关缉不罚字〔2025〕51号):厦门一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将冻兰花蟹误归入0306.1490.90“其他冻蟹”编码下;实际兰花蟹属于梭子蟹科,需区分其与青蟹、老虎蟹、帝王蟹、毛蟹等其他蟹的生物学差异,才能准确归入0306.1410.00“冻梭子蟹”,而非误归0306.1490.90。


4️⃣未及时关注海关归类决定

海关总署会发布商品归类决定,明确特定商品的归类。如苹果手表Apple Watch,因具有通信功能,根据海关归类决定应归入8517.6299(通信设备),而非9102.1900(电子手表)。若未关注此类决定,易导致错误。


02

如何查询进行归类?

1️⃣线上查询归类信息:

“互联网+海关”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进入“我要查”页面,查看税目税号、税则注释、本国子目注释、归类决定、归类预裁定等(如下图)。


2️⃣当遇到无法确认归类的商品,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预裁定管理暂行办法》(海关总署第236号令)的要求在货物拟进出口3个月之前向其注册地直属海关提出预裁定申请。提出商品预裁定申请,避免通关延误。


03

商品归类申报错误会面临哪些后果?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420号)第十五条  进出口货物的品名、税则号列、数量、规格、价格、贸易方式、原产地、启运地、运抵地、最终目的地或者其他应当申报的项目未申报或者申报不实的,分别依照下列规定予以处罚,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一)影响海关统计准确性的,予以警告或者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二)影响海关监管秩序的,予以警告或者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三)影响国家许可证件管理的,处货物价值5%以上30%以下罚款

(四)影响国家税款征收的,处漏缴税款30%以上2倍以下罚款;

(五)影响国家外汇、出口退税管理的,处申报价格10%以上50%以下罚款。


04

总结归类错误处罚及处理方式

‌1️⃣修改报关单‌:若发现及时且未造成实际损失,可申请更正申报信息。 ‌


2️⃣补税及罚款‌:若因归类错误导致漏缴税款,需补缴税款并接受罚款(通常为申报价格的10%-50%)。

 ‌

3️⃣行政处罚‌:情节严重者(如长期恶意申报、影响许可证件管理等),可能面临高额罚款或列入信用黑名单。 ‌


4️⃣刑事责任‌:若涉及走私或骗税,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中贸合规中心商品归类小建议

1️⃣剖析商品:把握关键特征,如属性、成分、含量、结构、品质、规格等。


2️⃣善用官方“归类决定”数据库:查询不确定商品是否在官方公布的商品归类决定内。


3️⃣织培训,加强专业技能:不定期组织商品归类培训课程,了解最新的归类政策和动态。


4️⃣高价值及不确定商品:提前申请海关预归类裁定是最稳妥的选择。


版权声明:本文为中贸合规中心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订阅邮件
相关服务
1728312015-右侧广告位-化妆品服务
1728312018-右侧广告位-食品服务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