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贸合规中心

中贸合规中心

资讯中心

>

行业洞察

2025欧盟饲料添加剂新趋势:氨基酸
发布时间:2025-09-12

在全球畜牧业向安全、可持续转型的背景下,欧盟以严格的监管与“正面清单”管理著称:仅列入清单的饲料添加剂方可在欧盟市场合规销售与使用这一体系对申请资料的完整性与科学性提出了高标准要求,也为企业提供了稳定、可预期的准入路径。



欧盟饲料添加剂监管框架

欧盟现行监管以 Regulation (EC) No 1831/2003 为核心,并由 Regulation (EC) No 429/2008 等实施细则支撑,特点有:

🟠分类管理:将饲料添加剂分为技术添加剂、感官添加剂、营养添加剂、动物技术添加剂、球虫/组织滴虫抑制剂五大类,各类别在申请卷宗材料要求上不同

🟠强制授权:拟在欧盟使用的所有饲料添加剂均须申请并获批,纳入正面清单后方可上市。

🟠科学评估:由 EFSA(FEEDAP)开展动物、环境与使用者(工人)安全以及有效性评估

🟠有效期:获批授权有效期为10年,期满需提前1年提交续期申请。



2025年欧盟新授权趋势解析

2025 年,欧盟在饲料添加剂的管理上延续了严格审查与稳步推进的基调。根据欧盟官方公报(OJEU)发布的统计,今年新增授权(不含续期类)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类:

🟠氨基酸及其衍生物:作为营养添加剂,依旧是获批数量最多的板块。由于氨基酸类卷宗要求相对简化,成为企业活跃布局的方向。

🟠发酵产物:涵盖由微生物生产的代谢物或功能性物质,常用于改善动物消化率和肠道健康。

🟠酶制剂:在禽畜日粮优化与饲料利用率提升方面应用广泛,2025 年的新增授权比例依旧较高,显示出持续的产业需求。


此外,少量授权涉及感官和技术类添加剂,但整体数量明显低于上述三大类。总体来看,行业正逐步向精准营养与高效利用方向聚焦。



申报要求与途径

✅️申请主体与提交平台

申请人须为欧盟境内企业或在欧设有代表;申请通过ESFC 电子平台提交,由欧委会转交 EFSA进入评审流程。


✅️卷宗基本构成

卷宗由行政资料(Administrative Data)、公开摘要(Public Summary)、技术性卷宗(Technical Dossier)3部分组成。


✅️预申报与透明度合规

在 Connect.EFSA 注册并生成预申请 ID;自 2021-03-27 起,凡为支持申请而“委托或开展”的研究均须“事先”在 EFSA 的研究通报数据库进行研究通报(Study Notification),迟报需书面说明;EFSA 将对非机密版本进行主动公开并组织 3 周公众征求意见。


✅️样品与参考标准(EURL-FA)

按规定向欧盟饲料添加剂参考实验室寄送样品/标准并缴费;材料安全数据表与鉴定/分析证书亦应一并提供。


关于监管体系的更完整解读与申报流程梳理,可参考:🔎《欧盟新饲料添加剂申请:你必须知道的那些事》以及🔎《欧盟饲料添加剂申报实务指南》



案例解析:L-异亮氨酸

2025年1月,欧盟通过实施条例 (EU) 2025/143,授权由遗传修饰微生物(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CGMCC 20437)发酵生产的L-异亮氨酸。申请人为宁夏伊品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3年3月提交卷宗,在审评过程中经历了3次补正(Clock Stop)。该添加剂属于营养添加剂—氨基酸、其盐及类似物(Code:3c383)类别。


🟠重复授权的必要性

欧盟此前已分别授权了由 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KCCM 80185、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KCCM 80189 以及 Escherichia coli FERM ABP-10641 发酵生产的 L-异亮氨酸 用于动物饲料。虽然活性物质相同,但不同的生产菌株和工艺必须单独接受评估并获得独立授权。这是欧盟监管体系的明确要求,旨在确保每一种生产方式下添加剂的安全性。


🟠申报资料豁免

对氨基酸类饲料添加剂,可豁免部分试验和研究,例如:

 靶动物耐受性试验(Tolerance studies for the target species)

♦ 毒理学研究(Toxicological studies)

♦ 添加剂功效研究(Studies concerning the efficacy of the additive)


🟠评估重点转向生产微生物与工艺控制

对以遗传修饰微生物发酵生产的氨基酸类添加剂,EFSA的关注点更加偏向于集中在生产菌株和生产过程等方面,而非添加剂本身。准备卷宗时,应着重关注:

♦ 发酵培养与工艺:

   🔸说明培养基配方与来源、关键培养条件(温度、pH、通气/搅拌等)、工艺关键控制点(CCPs),以及纯化流程与批内/批间一致性控制


生产菌株的安全性与可追溯性:

   🔸菌株来源与保藏信息(提供符合《布达佩斯条约》的保藏证明及保藏号)、系统分类与鉴定(形态/生理/分子证据),并给出全基因组测序(WGS)与数据库比对结果(抗性基因、毒力因子、致病性相关位点筛查)。提供抗生素敏感性谱与抗菌活性评估。若为 GMO,需详述遗传修饰构建策略(受体/供体、插入/删除位点、拷贝数、稳定性与可转移性评估)及相关合规信息


终产品(添加剂)中的残留:

   🔸证明无可检出外源 DNA、无生产菌活细胞残留。若发酵或筛选过程中使用了选择性抗生素(如卡那霉素)或其他选择标记,需提供抗生素/标记物无残留的证据;同时验证培养基成分是否可能被带入终产品。


此外,还需要关注食品添加剂对使用者的安全(例如皮肤刺激/眼刺激/吸入暴露风险等)。在涉及用于水生生物时,还需要进行环境影响相关的试验。



ZMUni中贸合规中心建议

遵循最新法规与指南,妥善准备卷宗。 申请须通过 ESFC系统向欧委会提交,遵循 EFSA 相关指南;同时根据checklist 清单逐项自查,避免卷宗提交后在完整性/匹配度检查阶段被视为无效。


试验及研究开始前,先在 EFSA CONNECT 通报(和 novel food 类似)。 自欧盟透明度条例生效后,这是必须进行的一步;逾期通报需要书面理由,且不遵守可能导致申请无效或显著延迟。正式递交申请时,需在 ESFC 中填写预申请阶段的内容。


及早启动:欧盟饲料添加剂申请整体周期常为 2–5 年不等。 其中前期可行性评估、试验及研究与资料撰写通常就需要 1–2 年;而自正式提交起,即便在补正较少的理想情形下,走完 EC/EFSA 全流程也以年计的官方行政时间。因此,建议尽早规划时间线与预算,预留多轮补正(clock stop)的缓冲期。

版权声明:本文为中贸合规中心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订阅邮件
1728312015-右侧广告位-化妆品服务
1728312018-右侧广告位-食品服务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