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贸合规中心

中贸合规中心

资讯中心

>

行业洞察

新食品原料申请受理翻倍、多个合成生物原料获批—2025上半年我国新食品原料申报盘点
发布时间:2025-07-11

随着食品行业的持续繁荣,消费者需求日益多元,企业对创新原料的探索持续深入。新食品原料的合规上市,已成为推动产品差异化与市场布局的关键环节。


本文由ZMUni中贸合规中心梳理和分析2025年上半年(统计截至7月2日)我国新食品原料的受理、审批与监管动态,旨在为食品企业提供可操作的合规参考与趋势洞察。



受理原料趋势及评审动态


截至2025年7月2日,本年度新食品原料申请受理数量显著增长,共计34例。其中,国内原料申请达27例进口原料申请为7例。与2024年同期相比,申请数量实现翻倍式增长,且已超过近五年中任何一个完整年度的申报总量,创下历史新高。这一强劲增长趋势,不仅体现出企业对政策窗口的密切关注与精准把握,也反映出整个产业链对新原料商业化路径的重视程度日益提。


从申报类型看,菌株类原料持续受到关注,显示出微生物研究与应用的深化趋势。原料包括: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YLGB-1496、副干酪乳酪杆菌N1115、纳豆芽孢杆菌VB205、两歧双歧杆菌BGN4,以及唾液链球菌K12与M18


功能性成分的申报亦表现活跃,如L-茶氨酸、L-麦角硫因、β-乳球蛋白、N-乙酰神经氨酸(NANA)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NAG)。此外,植物提取物类原料如青钱柳叶提取物、藤茶多酚等,也成为申报热点,显示出市场对天然成分的持续关注。


在受理进展方面,2种原料已收到审查意见告知书(猴头菇BCRC35669菌丝体、牛磺胆酸类复合物);26种原料处于延期审查状态,显示当前审查压力与审慎评估并存的现实。更多新食品原料信息详见以下表1和表2。


 国内原料27种

*该例虽无公开受理公告,但在后续公告中收到了延期通知。

表1:信息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政务服务平台


 进口原料7种

表2:信息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政务服务平台



新食品原料获批情况


 获批的新食品原料

2025年上半年(统计截至7月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先后发布了第1号、第3号和第4号“三新食品”公告,共批准11种新食品原料,并修订了黑麦花粉的使用含量要求(废止2023年第3号公告原内容)。


1️⃣原料类型多元化

本轮获批原料涵盖微生物菌株、植物及其提取物、功能性成分等多个类别。其中,首个生物合成的D-阿洛酮糖成功获批,标志着合成生物学原料在法规路径上的进一步突破。


2️⃣审批周期呈现差异化

获批原料的审批周期平均约为18个月,最短为10个月(如柠檬香桃叶、樱花多酚、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LMG11588),最长达4年8个月(如β-羟基-β-甲基丁酸钙)。整体来看,植物类或植物提取物类原料审批周期相对较短,多集中在1~2年。


3️⃣批准数量显著增长

2025年上半年获批数量已基本追平2024年全年(12种),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

🟠申报总量上升;

🟠申报材料质量改善;

🟠卫健委与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审批效率提升。


该阶段的原料获批不仅反映政策执行效能的提升,也为企业产品开发提供了更加可预期的时间表。

表3:信息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政务服务平台,受理日期供参考


关于以上已获批新食品原料的详情信息,请看以下往期文章:

🔎【周报】新增13款新食品原料相关动态情况!(第4-6周)

🔎2025 第二批次 “三新食品” 发布:樱花多酚、黑麦花粉等 11 种物质获批 附详细解读

🔎重磅!国内首个D-阿洛酮糖新食品原料获批!


 审查结论多元化:终止审查与征求意见

在常规审批路径之外,部分新食品原料通过“终止审查”获得审查结论,形成另一种合规路径。截至2025年7月2日,卫健委在卫生行政许可公众查询平台公布了88种终止审查的原料。其中,大部分被认定为与已批准原料“实质等同”,可按普通食品、地方特色食品或药食同源物质管理使用,具备市场准入基础。


2025年新增的终止审查原料分别于1月新增4种、5月新增2种,显示出此类审查机制在提升审批效率、加速产品上市方面的实际效能。企业可结合已有批准原料,系统评估产品在实质等同性方面的可行性,灵活运用审查结论为新产品寻找合规路径。具体新增原料信息详见下表4。

表4:信息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政务服务平台,受理日期供参考



 征求意见:有望陆续获批

与此同时,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于上半年发布3次新食品原料公开征求意见,涵盖8种原料。截至目前,其中4种原料已于7月2日(2025年第4号公告)获得正式批准,分别为酿酒酵母CNCM I-3799、D-阿洛酮糖、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BLa80及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LMG11588。


其余4种原料仍处于征求意见阶段,若顺利获批,将为相关企业在同类原料的研发与合规申报中注入信心和动力。

表5: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未来展望与企业建议


从近年来的统计数据来看,新食品原料从受理到完成审批周期呈逐步缩短趋势,监管机构审批效率持续提升,这为企业原料研发、产品布局及市场准入提供了积极信号。中贸合规中心建议企业重点关注以下三大方向:


1️⃣关注合成生物学原料的政策红利

自2024年9月起,国家开放使用遗传修饰微生物生产的食品原料申报通道,并将Ⅰ、Ⅱ类转基因安全性评价纳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的职责范围。这一制度优化显著提升了审批效率,为合成生物学相关原料的合规上市创造了有利环境。企业应根据产品特点,积极规划合成生物路线下的合规策略。


2️⃣灵活运用“实质等同”机制

对于与已批准原料在成分、安全性等方面实质等同的原料,卫健委通常建议终止审查,并提出管理建议。此机制不仅节省审批资源,也为企业加速产品合规提供便利。企业应深入理解该机制内涵,结合不同生产工艺和原料特性,尤其是不同生产工艺(如使用遗传修饰微生物生产等),主动评估“实质等同”的适用性。


3️⃣坚持合规为先,重视资料质量

尽管审批流程有所优化,但新食品原料的审查标准依旧严格。企业应密切关注政策动态,系统完成毒理、理化、工艺、营养等全套安全性评估,确保资料齐全、逻辑严密。同时,建议企业借助专业合规机构的技术支持,提高申报成功率,降低不确定性。


👊关于ZMUni中贸合规中心👊


📍浙江中贸企业服务有限公司(简称“中贸合规中心”)作为一家专业的全球合规技术服务提供商,秉承“合规助力市场”的行动宗旨。我们立足中国,面向世界,专注于为化妆品、食品及其原料企业打造全方位、高质量的合规解决方案,帮助产品快速、安全地进入全球市场。


🌮食品事业部作为ZMUni中贸合规中心的优势团队,专注于提供全球食品合规一站式服务。从原料端准入服务(如新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新饲料及添加剂申报等),到产品端准入服务(如普通食品产品合规审核、保健食品注册备案、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等)再到进出口运输清关服务。团队成员大多拥有10年以上的食品合规行业经验,目前已经帮助众多国内外食品及相关企业完成食品进出口合规工作,实现无忧上市。在三新食品、合成生物学食品、美国GRAS认证、欧盟Novel Food、保健食品等申报领域拥有丰富的实操经验


推荐阅读

“双无”保健食品换证申请:你必须知道的那些事

保健食品注册:你必须知道的那些事【2024版】

保健食品备案:你必须知道的那些事【2024版】

版权声明:本文为中贸合规中心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相关服务
1728312015-右侧广告位-化妆品服务
1728312018-右侧广告位-食品服务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