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重点梳理2025年5月份国内外食品相关法规动态,聚焦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特殊食品、饲料等领域的法规更新,为食品相关企业提供及时、全面的进出口法规预警支持。
中国食品法规速递
ZMUni
一,三新食品
1. 2025年5月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发布了2025年第2批“三新食品”公告,涉及2 例新食品原料(樱花多酚、黑麦花粉),以及6 例食品添加剂新品种(过氧化物酶、木聚糖酶、氧化镁、过氧化氢、2’- 岩藻糖基乳糖、乳糖 - N - 新四糖)。
2. 2025年5月9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公开征求亚麻荠籽油、接骨木莓花色苷2款新食品原料批准的意见,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25年6月8日。
3. 2025年5月14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对10例已通过安全性和工艺必要性技术审查的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申请进行公开征求意见,包括1例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新品种(分支酶),1例营养强化剂新品种(3-岩藻糖基乳糖),3例扩大使用范围的食品添加剂(爱德万甜、海藻酸钙、三赞胶),2例扩大使用范围的食品营养强化剂((6S)-5-甲基四氢叶酸,氨基葡萄糖盐、6S-5-甲基四氢叶酸钙),3例增补质量规格要求的食品添加剂(甜菊糖苷(酶转化法)、 2’-岩藻糖基乳糖、碳酸钙(海藻来源))。
4. 2025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增2例终止审查的新食品原料:
1.N-乙酰神经氨酸:与原卫生计生委2017年第7号公告批准为新食品原料的N-乙酰神经氨酸具有实质等同性。按照已公告的N-乙酰神经氨酸有关内容执行。
2.红枣叶(后更名为枣叶):可作为食品原料使用。使用方式为泡饮或作为原料用于饮料。
二,特殊食品
1. 2025年5月12 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审评中心发布《关于及时更新保健食品注册申请人联系信息的通知》,提醒部分保健食品注册申请人未及时更新联系人及联系方式会影响核查,要求信息变更者通过现场或邮寄提交申请书更新系统信息,否则将承担相应责任。
2. 2025年5月,由全国特殊食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修订的推荐性国家标准《保健食品中褪黑素的测定》(GB/T 45443—2025)正式发布,其将于2025年10月1日起实施。
3. 2025年5月5日,针对肝病、胃肠道吸收障碍患者营养需求,市场监管总局制定和发布了《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 肝病》、《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 胃肠道吸收障碍》。
三,预包装食品
1. 2025年5月7日,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发布“获得资质认定的商品过度包装检验检测机构”名单,以落实国办发〔2022〕29 号文件要求、加强过度包装治理。
四,食品标准
1. 2025年5月1日,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牵头制定的《食品工业用富色食品配料》(QB/T 6500-2024)和《食品工业企业社会责任实施指南》(QB/T 6501-2024)等两项行业标准正式实施。《食品工业用富色食品配料》行业标准是我国食品着色领域的重要创新。标准明确规定,富色食品配料是以天然呈色的果蔬、薯类、藻类等植物为原料,通过破碎、研磨、压榨等物理工艺制成的食品配料,不使用有机溶剂萃取或化学合成色素。其保留了原料的天然风味与营养成分,不添加着色功能的食品添加剂,符合消费者对“清洁标签”的需求。标准或将有助于推动企业技术升级,降低对人工合成色素的依赖。
🔎相关阅读:
https://www.cnfia.cn/archives/40011?sessionid=
2. 2025年5月6日,国务院食安办等六部门印发《食品添加剂滥用问题综合治理方案》。《方案》聚焦人民群众关心的超范围、超限量滥用食品添加剂等问题,要求全面加强食用农产品生产、食品和食品添加剂进口检验等源头治理,强化食品添加剂生产、销售以及在食品生产加工、餐饮服务环节使用监管,严厉打击化工产品冒充食品添加剂违法行为,开展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食品添加剂滥用问题综合治理。
3. 2025年5月1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关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散装即食食品中致病菌限量》第1号修改单等28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修改单的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4. 2025年5月,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二十届益生菌与健康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会上发布了《益生菌功能声称及菌株复配的专家共识》,为益生菌产品开发与健康功能拓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五,海关发布
1. 2025年05月22日,中国海关总署发布了2025年04月全国未准入境食品信息。数据显示:4月,全国海关在口岸监督环节检出安全卫生等项目不合格的食品共计325批次,环比增加11%,同比增加17%。值得注意的是。值得关注的是,在连续四个月下降后,该数据首次出现显著反弹。有分析指出,这一变化可能与美国关税政策缓和等外部因素有关。
国际食品法规速递
美国、欧盟、巴西...
联合国
1. 2025 年 4月29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发布《个性化营养中的食品安全:聚焦膳食补充剂和功能性食品》报告,探讨与这些产品相关的新兴安全考量,概述了所有重要的食品安全方面,如与药物的相互作用、适当剂量,以及评估缺乏食用历史的成分安全性的必要性。
该报告借鉴世界各地的监管框架,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如何处理膳食补充剂和功能性食品的分类、标签和监管。这一分析旨在支持食品安全当局,特别是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相关部门,帮助加强监管框架,以鼓励创新、保护消费者并建立市场信任。
🔎相关阅读:
https://www.fao.org/newsroom/detail/supporting-safe-innovation--fao-highlights-food-safety-considerations-for-food-supplements-and-functional-or-health-foods/en
欧盟
1. 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科学意见(Scientific Output)发布
🟠2025年5月,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发布2例新型食品相关科学意见:
🔸黄色番茄提取物:专家委员会认为,按提议的每日摄入量上限100毫克将该新型食品用于成人食品补充剂中,从营养角度看并无不利影响。专家委员会得出结论:在拟议的使用条件下,该新型食品——黄色番茄提取物是安全的。
🔸丁酸梭菌 TO-A:评估认为,考虑到多种因素,将目标人群限制为 3 岁以上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除外)时,丁酸梭菌 TO - A 作为新型食品是安全的。不同年龄段对应的每日摄入量如下,均被认为不引发安全问题:
•3 至 <10 岁儿童:1.0 × 10⁸ CFU/天
•10 至 <14 岁青少年:2.0 × 10⁸ CFU/天
•14 至 <18 岁青少年:2.8 × 10⁸ CFU/天
•成年人(不包括孕妇和哺乳期妇女):3.2 × 10⁸ CFU/天
🟠2025年5月,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发布10例食品原料相关科学意见,主要涉及转基因食品酶。
🟠在饲料添加剂方面,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在2025年5月发布了5例相关科学意见,涉及布氏杜氏霉 NCIMB 30336(BioWorma®)、谷氨酸棒杆菌 KCCM 80393 生产的 L - 精氨酸等。
🔎相关阅读:
https://www.efsa.europa.eu/en/search
亚洲
1. 2025 年 4 月 29 日,印尼国家药品和食品控制局(BPOM)发布第 6/2025 号条例,出台《健康补充剂稳定性测试指南》,旨在保护公众免受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健康补充剂影响。该指南规范了稳定性测试设计、评估及标签声明,为健康补充剂行业相关主体在产品于印尼分销前提供参考。
🔎相关阅读:
https://www.pom.go.id/siaran-pers/bpom-terbitkan-pedoman-uji-stabilitas-suplemen-kesehatan-permudah-penjaminan-mutu-suplemen-kesehatan-sesuai-masa-simpan
2. 2025 年 5 月6日,泰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布第 456 B.E. 2568 号(2025 年)公告,针对 7 类加工食品的标签要求作出更新。新规已于 2025 年 5 月 3 日生效,现有标签可继续使用至多两年。同时废止七项此前发布的相关公告,包括:1980 年关于糙米粉的第 44 号、1986 年关于即食明胶及明胶甜点标签的第 100 号、2000 年关于密封容器酱料的第 200 号,以及 2001 年关于面包的第224号、口香糖和糖果的第228号、即烹即食加工食品标签的第 237 号和肉制品的第243号的相关公告。
🔎相关阅读:
https://food.fda.moph.go.th/press-release/in-force-456-457
3. 2025年5月14日,越南食品安全部门发布三项决定,撤销了 4 种保健食品(一类功能性食品 )共 31 种功能性食品的注册证书。食品安全部门解释,撤销原因是基于注册单位对其健康防护相关食品自愿提出撤回和注销申请,“与产品质量无关”。部分企业在 2023 年和 2024 年就已自愿申请撤回,但近期才作出撤销决定。这是因为现行的第 15/2018 号法令未对撤销产品声明注册证书的情形作出规定,近期食品安全部门向卫生部征求相关政策意见后,才发布了这些撤回决定。
🔎相关阅读:
https://vfa.gov.vn/tin-tuc/thu-hoi-hieu-luc-cac-giay-tiep-nhan-dang-ky-ban-cong-bo-san-pham-thuc-pham-bao-ve-suc-khoe-va-giay-xac-nhan-noi-dung-quang-cao-cua-san-pham-thuc-pham-bao-ve-suc-khoe.html
4. 2025年5月26日,日本消费者厅发布公告,更新并替换了《食品添加剂标准第10版》附录1,即《食品添加剂标准所含添加剂分类表》。此次更新已删除了六种添加剂制剂的成分。
🟠FA004900 亚硫酸水素カリウム液(亚硫酸氢钾溶液 )
🟠FA005000 亜硫酸水素ナトリウム液(亚硫酸氢钠溶液 )
🟠FA024500 酢酸(乙酸 )
🟠 FA034600 水溶性アセトール(水溶性丙酮 )
🟠FA036100 D - ソルビトール液(D - 山梨醇液 )
🟠FA049400 ビロン酸第二鉄液(富马酸亚铁液 )
🔎相关阅读:
https://www.caa.go.jp/notice/entry/042410/
5. 2025 年 5 月 28 日,印度食品安全标准管理局(FSSAI)发布通告,鉴于 “100%” 一词在食品标签和宣传材料中使用时,因含义模糊、易被误解,可能误导消费者,造成消费者认为该产品有绝对纯度或优越性、其他竞品不符合标准等错误认知 ,因此建议所有食品企业(FBOs)停止在食品标签、包装及促销内容中使用 “100%” 这一表述。
🔎相关阅读:
https://fssai.gov.in/upload/advisories/2025/05/6837041871bc1Advisory%20-%20100_%20claim.pdf
美国
1. 2025年5月9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布公告,批准三种新天然来源的色素(蓝藻提取物(Galdieria extract blue)、蝶豆花提取物(Butterfly pea flower extract)、磷酸钙(Calcium phosphate))添加剂的申请。
2. 2025 年 5 月 13 日,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HHS)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宣布了 “Operation Stork Speed”的后续举措,旨在确保美国家庭使用的婴儿配方奶粉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营养充足性。FDA 发布了信息征求请求,启动法律要求的婴儿配方奶粉营养成分审查流程,这是自 1998 年以来的首次全面审查。FDA 希望公众基于最新科学数据(包括国际数据),就现有营养素要求是否应修订、现有最低或最高水平是否需调整、是否应考虑添加其他营养素以及这些改变如何改善健康状况等方面提供意见,公众有 120 天时间提交反馈。
🔎相关阅读:
https://www.fda.gov/news-events/press-announcements/hhs-fda-initiate-comprehensive-review-nutrients-infant-formula
巴西
1. 2025年5月14日,巴西国家卫生监督局(ANVISA)发布第 361/2025 号规范性指令,修订 2018 年 7 月 26 日发布的第 28 号规范性指令(EN No. 28) ,更新了食品补充剂的成分列表、使用限量、声称及补充标签相关规定。
具体更新涉及:
(1)附件 I:《膳食补充剂(0 至 12 个月婴儿或 1 至 3 岁幼儿专用膳食补充剂除外)允许使用的成分清单》;
(2)附件III :《膳食补充剂按制造商标明的消费日推荐量及人群组别应提供的营养素、生物活性物质、酶和益生菌最低限量清单》;
(3)附件IV:《膳食补充剂按制造商标明的消费日推荐量及人群组别不得超过的营养素、生物活性物质、酶和益生菌最高限量清单》;
(4)附件V《膳食补充剂标签允许使用的声称清单及其相应成分和标签要求》,新增虾青素可以使用“有助于保护身体免受自由基伤害”“有助于视力健康、减轻眼睛疲劳”等声称,前提是添加量满足相应要求;
(5)附件Ⅵ《膳食补充剂补充标签要求清单》,新增含仙人掌果实提取物和低聚木糖的食品补充剂标签应标注“孕妇、哺乳期母亲和儿童不应食用本产品”警示语的要求等内容。
该指令于公报于发布之日起生效,过渡期24个月。
🔎相关阅读:
https://anvisalegis.datalegis.net/action/ActionDatalegis.php?acao=abrirTextoAto&tipo=INM&numeroAto=00000361&seqAto=000&valorAno=2025&orgao=DC/ANVISA/MS&codTipo=&desItem=&desItemFim=&cod_menu=1696&cod_modulo=134&pesquisa=true
*消息来源说明:本文由中贸合规中心基于各国/地区的食品监管机构最新法规动态整理而成。若存在表述/理解上的差异,请以官方实时发布的信息为准。感谢您的理解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