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未准入境食品数量
2024年11月22日,中国海关总署发布了2024年10月的全国未准入境食品化妆品信息,数据显示:
10月全国海关在口岸监管环节检出安全卫生等项目不合格,其中未准入境食品共198批次,环比减少58.0%,同比减少19.5%。其较上月显著回落,为2024年以来首次低于往年同期水平。
10月未准入境问题点解析
1️⃣ DHA藻油
来自澳大利亚的某DHA藻油因“含有未获准入的植物源成分”被禁止入境。
根据原卫生部2010年第3号公告,裂壶藻(Schizochytrium sp.)、吾肯氏壶藻(Ulkenia amoeboida)、寇氏隐甲藻(Crypthecodinium cohnii)是被批准的DHA藻油生产菌来源。公告明确了生产工艺、推荐食用量和质量要求。
该公告发布后,另有“裂壶藻来源的DHA藻油”在申报新食品原料时终止审查,被判定为实质等同。
值得注意的是,若DHA藻油使用非上述批准菌株进行生产,则需作为新食品原料报批并获得批准后方可合法进入市场。
合规提示:企业在使用已批准的新食品原料时,需特别关注原料来源与生产工艺的合规性,避免因原料未获批准而导致产品被禁止入境。
2️⃣ L-精氨酸
来自澳大利亚的多款固体饮料因“L-精氨酸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而未准入境。
● 作为香料使用?
L-精氨酸(L-Arginine)被收录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的附录B《食品用香料使用规定》-表B.3《允许使用的食品用合成香料名单》中。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附录B.1 部分《食品用香料、香精的使用原则》中指出:“具有其他食品添加剂功能的食品用香料,在食品中发挥其他食品添加剂功能时,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如:苯甲酸、肉桂醛、瓜拉纳提取物、双乙酸钠(又名二醋酸钠)、琥珀酸二钠、磷酸三钙、氨基酸等”。
此外,附录B还提及:“食品用香料一般配制成食品用香精后用于食品加香。”
● 作为氨基酸来源使用?
根据卫健委及市监总局《关于特殊膳食用食品中氨基酸管理的公告(2023年第11号)》,L-精氨酸 (L-2-氨基-5-胍基戊酸)可用于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13.01.03)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13.01 中涉及品种除外)(13.03)。
其应“以淀粉质或糖类为原料,经发酵法生产”并符合相关质量规格要求。使用时,还应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GB 2559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GB 29922)等标准,合理确定用量。
原卫生部办公厅关于L-精氨酸的复函(卫办监督函〔2009〕221号)):
“依据现行《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以下简称GB2760)规定,L-精氨酸属于GB 2760允许使用的食品用香料品种,不是食品,不得作为食品原料使用。按照GB 2760和香精香料使用的自限性原则,L-精氨酸须配制成香精后方可用于食品生产,在食品中的用量应不超过250毫克/千克。”
合规提示:相关企业在进口含葡萄籽提取物、支链氨基酸等物质的产品时,应重点检查其用途及用量是否符合相应的合规要求。避免因用途与用量不符而被拒绝入境。
3️⃣ 维生素D(胆钙化醇)
来自新西兰的数款饮品因“维生素D(胆钙化醇)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而未准入境。
● 用于普通食品
依据现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标准》(GB 14880-2012),胆钙化醇(维生素D3)可在符合使用量要求的前提下用于特定食品中:
● 用于特殊膳食用食品
作为营养素,胆钙化醇(维生素 D3)也允许用于特殊膳食用食品。其在特殊膳食用食品中的含量应按照相应产品标准执行。
合规提示:企业需确保产品的维生素D含量与目标食品类别的最大使用量相符,避免因超标或未达标(即超范围或限量使用)而被禁止入境。
中贸提示
2023年,海关总署共发布了2358批次未准入境食品。然而2024年1月至10月,未准入境食品的记录就已达到3233批次。
中贸合规中心ZMUni提醒:食品安全无小事。相关企业应通过加强进口前的合规审核、报关资料核对和供应商质量管理等环节,有效应对未准入境食品的问题。
同时,作为境外食品生产商和进口贸易商,也需及时了解最新的食品法规和标准要求,并在必要时进行合规咨询,以确保进口食品顺利上市。中贸合规中心ZMUni在预包装食品合规及进出口食品清关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欢迎相关企业联系咨询。我们将以热情和专业的服务,协助您的产品高效合规地进入中国及其他相关市场。
联系中贸小助手
获取10月及往期未准入境食品清单(Excel版)
👇 👇 👇
我们的服务
中贸合规中心ZMUni可为企业提供食品合规服务:
● 新食品原料申报
● 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申报
● 保健食品注册备案
● 特医食品FSMP注册
● 宠物饲料合规
● 食品标签审核
● 美国GRAS认证
● 欧盟新型食品申报
● 巴西新型食品申报
● 泰国新型食品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