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注册备案资料管理规定》第二十九条规定,产品配方中的“使用目的”应当根据原料在产品中的实际作用进行标注。然而,在化妆品新原料注册备案过程中,很多备案人对新原料的使用目的标注不规范。
今天原料合规观察来分享一下化妆品新原料使用目的都有哪些吧!
化妆品新原料使用目的分类
2023年12月1日,中检院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化妆品新原料界定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意见中将化妆品新原料的使用目的分为以下三大类:
1
作用于化妆品产品的原料
定义:对化妆品剂型起到稳定、修饰作用的原料;
使用目的:如稳定剂、着色剂、防腐剂、抗氧化剂、螯合剂、芳香剂、pH调节剂等。
2
作用于人体表面的原料
定义:对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人体表面产生实际功效作用的原料;
使用目的:如保湿剂、润肤剂、抗皱剂、美白剂、防晒剂、染发剂、防脱发剂等。
3
作用于产品且对人体表面有影响的原料
定义:有些原料在作用于化妆品产品的同时,也会对人体表面产生影响。
使用目的:部分基质原料除了对化妆品起赋型作用外,也会对人体产生重要作用,如滋润软化皮肤、抑制水分蒸发、保持皮肤柔嫩、防止外界不良刺激等。比如蜡类原料,在唇膏配方中,它是必须使用的在室温下形成锭状的主体原料,同时在使用时它也可以对唇部形成保护膜,起到润肤剂的功效。
化妆品新原料使用目的列表
关于化妆品新原料注册备案中可选择的原料使用目的,原料合规观察整理了下方列表,以便各位参考。
化妆品新原料已收录的67个使用目的列表
其中,需进行化妆品新原料注册管理的新原料有:祛斑剂、美白剂、防腐剂、防晒剂、染发剂、着色剂,其余化妆品新原料需要进行备案管理。
已备案化妆品新原料使用目的
自《化妆品新原料注册备案资料管理规定》于2021年5月1日实施以来,截止到2024年8月21日已有175个原料完成备案(含2个已注销),2021年6个,2022年42个,2023年69个,2024年56个。
据原料合规观察统计*,已备案化妆品新原料使用目的出现频次最多的是皮肤保护剂,有53个原料申报,其次是保湿剂44个,抗氧化剂24个,发用调理剂10个,成膜剂9个,抗皱剂8个,肤感调节剂7个,增稠剂6个,乳化稳定剂5个,润肤剂4个,清洁剂、清洁剂等33个。
*注:
1.单个原料可具备多个使用目的,因此统计数据有叠加部分;
2.本次数据统计仅包含已披露相关技术要求的化妆品新原料。
3.以上数据为原料合规观察自行整理,如有误差,请以官方数据为准!
活动预告
中贸合规中心将于北京时间8月26日21:00 举办一场英文线上研讨会,帮助国际企业更好地了解哪些情形下申报化妆品新原料时可以豁免动物实验以及相应情形的化妆品新原料申报要点。
如您感兴趣,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报名。
报名链接:
https://www.zmuni.com/en/event/7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