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妆品市场推广中,“温和无刺激”、“敏感肌适配”、“舒缓修护”、“抗皱淡纹”等宣称术语备受品牌青睐,但很多企业往往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常常在违规的边缘试探,一不小心就面临客诉或处罚的风险。那么,化妆品企业该如何寻求合规上市和宣传推广中的平衡点呢?
今天,「ZMUni 中贸合规中心」结合《化妆品分类规则和分类目录》(以下称《目录》)、相关法规以及宣称词汇本身含义,总结整理了一些护肤品中常用的功效宣传用语,供大家参考。
保湿
⭕ 《目录》定义:
用于补充或增强施用部位水分、油脂等成分含量;有助于保持施用部位水分含量或减少水分流失。
⭕ 合规宣称建议:
保湿是化妆品的基础功效,绝大多数的化妆品都具有保湿功效。同时,保湿也是唯二的可以通过文献直接证明的功效,企业可以通过提供配方中所添加的保湿剂的保湿文献同时证明产品和原料的保湿功效。
通常保湿更多地是从定义出发拓展宣称表述,企业也可以考虑在其他功效的人体功效评价测试中增加“角质层水分含量”指标或消费者测试中增加相关问题来同时验证保湿功效。
1️⃣【词语】
补水,水嫩,水感,水漾,滋润,锁水,润颜,润肌,润肤,湿润
2️⃣【短语】
缓解干燥紧绷,水润肌肤,滋润肌肤,减少水分流失,补充水分
3️⃣【句子】
本产品为肌肤补充水分,有效减少水分蒸发,持续保持肌肤水润状态。
修护
⭕ 《目录》定义:
有助于维护施用部位保持正常状态。注:用于疤痕、烫伤、烧伤、破损等损伤部位的产品,不属于化妆品。
⭕ 合规宣称建议:
“修护”的定义给企业提供拓展功效宣称的空间比较少,目前也有宣称“增强肌肤屏障”的相关表述申报修护的成功案例,如果企业希望增加自己的产品关于“修护”的宣称亮点,可以从功效检测报告的维度出发。
根据《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修护、滋养、祛痘必须通过人体功效测试证明。目前中国药监局并未发布专门针对修护、滋养、祛痘产品的人体功效测试方法,进口化妆品可以选择原产国的人体功效测试报告,也可以选择在中国直接进行人体功效测试。
在宣传时,企业也可以增加消费者测试为辅助,增加宣传的数据。
修护人体功效评价方法(行业常见的参考方法):
⭕ 评价参数:
1️⃣皮肤角质层水分含量:数值越大,说明皮肤角质层水分含量越高(修护功效,辅助参数);
2️⃣经表皮失水率:数值越小,说明皮肤屏障功能越好(修护功效,主要参数);
3️⃣视觉评估(光滑度):光滑度视觉评分数值越小,说明肌肤越光滑;
4️⃣视觉评估(干燥/鳞屑):干燥视觉评分数值越小,说明肌肤越水润;鳞屑视觉评分数值越小,说明肌肤鳞屑指数越小,皮肤越滋润。
⭕ 案例:
⭕ 其他相似功效宣称:
1.滋养
《目录》定义:有助于为施用部位提供滋养作用。注:通过其他功效间接达到滋养作用的产品,不属于此类。
2.祛痘
《目录》定义:有助于减少或减缓粉刺(含黑头或白头)的发生;有助于粉刺发生后皮肤的恢复。注:调节激素影响的、杀(抗、抑)菌的和消炎的产品,不属于化妆品。
舒缓
⭕ 《目录》定义:
有助于改善皮肤刺激等状态。
⭕ 合规宣称建议:
舒缓可以通过人体功效评价试验、消费者测试或实验室实验三个检测中的一种来证明。
目前这个功效也是可以提供原产国的相关检测报告或者在中国检测。
企业从控制成本和检测周期、宣传需要的角度出发,可以考虑消费者测试,通过一个检测同时验证多个功效。
⭕ 案例:
⭕ 其他相似功效宣称:
1.紧致
《目录》定义:有助于保持皮肤的紧实度、弹性。
2.抗皱
《目录》定义:有助于减缓皮肤皱纹产生或使皱纹变得不明显。
3.控油
《目录》定义:有助于减缓施用部位皮脂分泌和沉积,或使施用部位出油现象不明显。
适用敏感肌肤
根据《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该宣称属于特定功效宣称。可以通过人体功效评价试验或消费者测试证明。
同样可以采用原产国或中国的检测报告。
⭕ 案例:
⭕ 温和无刺激:
可以通过人体功效评价试验、消费者测试或实验室实验三个检测中的一种来证明。
如果该产品在中国没有豁免动物测试的,可以直接由动物测试的结果无刺激来证明,无需另外做检测。
在功效宣称监管趋严的当下,化妆品行业正经历从“营销驱动”到“科学循证”的深刻转型。国家监管部门高度重视化妆品的功效宣称管理,旨在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因此,化妆品经营者要做的,是全面、真实、准确、清晰、及时披露与注册备案资料一致的化妆品标签等信息,不打宣传的擦边球,合规合法的宣传产品功效。
若企业在功效宣称的过程中面临宣传话术拿捏不准、功效验证方案规划等难题,注册人/备案人若需寻求专业协助,敬请咨询中贸合规中心,我们竭诚为您提供支持与指导。
中贸合规中心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