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合成生物原料在化妆品行业中表现出强劲势头,以其绿色可持续的特点成为了原料市场的焦点,并推动了化妆品配方的创新。
据统计,2024年上半年化妆品原料端企业的融资共有10起,其中合成生物相关的融资占比70%!从产业和资本的布局动态来看,利用合成生物学生产关键原料的趋势也愈加明显。
今天原料合规观察将带大家了解目前合成生物技术在化妆品领域应用的热门原料,以及参与这一领域的美妆企业动态。
化妆品领域应用的热门合成生物来源原料
1.角鲨烷
角鲨烷是从深海鲨鱼肝脏中提取的角鲨烯经氢化制得一种烃类油脂,故又名深海鲨鱼肝油。角鲨烷具备天然屏障、保湿润肤、抗氧抗老等功效,且具有亲肤性、渗透性,其化学稳定性高,对皮肤有较好的亲和性,非常适合用于制作护肤品。
今年9月,娇韵诗、林清轩、百雀羚、PMPM等国内外知名品牌皆在其推出的新品中加入了此原料成分。
⭕目前该原料的主要布局企业(合成生物领域):在国内,态创生物、百开盛、维琪以及川宁生物等公司已涉足该领域。其中,川宁生物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制备角鲨烷的项目已经完成了菌种构建并进入了中试阶段。
2.重组胶原蛋白
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指由 DNA 重组技术制备的人胶原蛋白特定型别基因编码的全长或部分氨基酸序列片段,或是含人胶原蛋白功能片段的组合。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生产的重组胶原蛋白具有抗衰、抗皱、保湿等多方面的功效。
在消费端,重组胶原蛋白护肤风口正在形成,且产品形式丰富,如率先入局的巨子生物旗下可复美、可丽金等,还有薇诺娜、樊文花、溯华等品牌,也都相继推出重组胶原蛋白相关产品,涉及多家国内头部企业。其中,巨子生物旗下的“可复美”品牌主打的是自家的核心成分——类人胶原蛋白,在市场上颇受欢迎,2023 年,可复美的营收达到 27.88 亿元。
⭕目前该原料的主要布局企业(合成生物领域):巨子生物、锦波生物、创健医疗、聚源生物等。
3.麦角硫因
麦角硫因(简称EGT)是一种稀有的天然氨基酸,是由以灵芝为代表的食用真菌产生的。因具有强大的抗氧化能力,可以清除细胞内的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的损伤,从而延缓细胞的老化。行业人士表示,随着口服美容、功效护肤等下游应用场景的打开,麦角硫因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预计到2027年,全球麦角硫因市场规模将达到8.1亿元。
麦角硫因,也凭借其强大的抗氧化功效,引起国内外各大化妆品企业的关注,例如雅诗兰黛、兰蔻、自然堂、珀莱雅、稀物集等品牌已经开始在其抗衰老和美白产品线中加入麦角硫因,作为核心成分之一。
⭕目前该原料的主要布局企业(合成生物领域):中科欣扬、麦角硫因生物、华熙生物、瑞德林、和晨生物、仅三生物等。
4.依克多因
依克多因(Ectoin)学名四氢甲基嘧啶羧酸,来自于极端环境下的嗜盐菌,具有稳定蛋白质、核酸、生物膜以及整个细胞的功能,可以增强细胞在多种逆境中的耐受性。依克多因能在皮肤中建立强大的水分子保护层,增强和恢复细胞功能,稳定皮肤屏障,恢复和调节水分含量,是一种较好的稳定剂和保护酶。随着依克多因商业化应用的快速发展,它的微生物合成研究也成为了重点和热点。
从海外知名品牌欧莱雅、Dr.Jart+到国内知名品牌瑷尔博士、珀莱雅、敷尔佳等,都使用依克多因作为其主打功效活性物质之一。
⭕目前该原料的主要布局企业(合成生物领域):华熙生物、中科欣扬、安徽海康药业,上海克琴科技等。
5.神经酰胺
神经酰胺是一种天然的脂质混合物,在人体皮肤中具有重要生理功能。它是由多种脂质成分组成的混合物,包括磷脂、糖脂和鞘脂等。神经酰胺的主要功效在于补水保湿、屏障修复、抗敏舒缓衰等。目前,伊丽莎白雅顿、适乐肤、玉泽、修丽可、珂润品牌推出了主打神经酰胺的产品。
⭕目前该原料的主要布局企业(合成生物领域):重庆智合生物、川宁生物、唯铂莱等。
除了已经在化妆品中广泛应用的热门原料外,合成生物技术的热度还体现在化妆品心原料备案数量的增加上。据《原料合规观察》统计,截至目前,在已备案的新原料中,来源于合成生物的β-烟酰胺单核苷酸(NMN)以12项备案(包含1项已注销)的数量位居榜首,成为无可争议的热门原料。此外,吡咯并喹啉醌二钠盐(PQQ)共备案4项,N-乙酰神经氨酸(即燕窝酸)备案3项,维生素K2和岩藻糖基乳糖(2'-FL)则分别备案2项,而氨基乙酰丙酸HCl也有1项备案(现已取消)。
此前,原料合规观察对合成生物原料的合规备案进行了解析,点击下方链接查看相关内容!
部分美妆品牌企业在合成生物领域的动态集合
1.欧莱雅
欧莱雅作为国际美妆巨头,一直都很重视合成生物学、生物技术等绿色可持续原料制备方式的发展,近两年在科研及原料端持续“氪金”,加码重点多围绕“可持续原料”以及“生物基成分”方向。 最近,欧莱雅和赢创等共同投资了一家法国的合成生物学公司Abolis Biotechnologies,投资金额达到350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约2.75亿元)。
2.资生堂
2024年,资生堂继续在其合成生物领域加大投入。通过与创健医疗等企业的合作,强化其在功能性护肤产品和新型生物材料方面的研发与市场布局。
3.珀莱雅
珀莱雅通过旗下基金投资了合成生物学企业中科欣扬,并与浙江湃肽生物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旨在创新多肽研发和绿色合成技术。
4.丸美生物
2024年,丸美生物在合成生物领域持续加大投入,不仅展示了其最新的生物科技成果,特别是在重组胶原蛋白的研究方面,而且还通过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如共建国家级技术研究平台(全国重组功能蛋白技术研究中心),进一步推动了合成生物学在化妆品行业的应用和发展。
5.半亩花田
半亩花田与合成生物企业态创生物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共同成立了实验室,致力于合成生物技术在美妆中的应用研究,以及天然护肤品的技术升级。
写在最后
虽然,合成生物技术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面临着诸如技术等投入成本、安全性验证(特别是超前的原料)、规模化量产等难点。从趋势来看,合成生物技术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并且这一趋势将继续深化。
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可以预见更加环保和高效的原料生产流程,这将促使化妆品行业向着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同时,合成生物学将促进个性化护肤解决方案的兴起,通过精准的基因编辑技术定制专属于个体需求的产品。此外,随着更多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商业应用,合成生物技术还将带来一系列创新成分,这些成分将在提升产品功效的同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总之,随着政策支持和技术壁垒的逐步克服,合成生物技术应该会成为推动化妆品行业创新和增长的驱动力之一。
*文中图片来源网络,本文仅作交流参考,不作任何产品推荐和投资参考。
*参考文献:
1.刘丽.中国化妆品的未来发展之路将走向何方(五)——合成生物技术篇[J].中国化妆品,2024,(02):24-33.
2.张璐鸥,徐丽,胡晓旭等.合成生物学助力化妆品走进生物制造新时代[J/OL].合成生物学: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