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灵魂拷问补水骗局”事件、“CSS油橄榄事件”揭开了年度化妆品打假热潮的序幕。随后,职业测评博主们持续发力,多起化妆品品牌“违规事件”引发热议。“王海测评”作为其中的代表账号,截至发稿日已累计发布了近40条化妆品相关打假信息,涉及多家知名国货品牌。9月份,又有视频博主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发布了有关牙膏原料成分的文章,指出三类牙膏原料成分可能会增加患癌的风险,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担忧。
据统计,行业热议的“打假现象”集中涉及以下问题:
1. 未标注成分:多个产品被发现含有未在标签或备案/注册资料中明示的成分,尤其是防腐剂类物质。
2. 虚假宣传:部分品牌夸大其产品的功效,如美白、抗皱等,而实际效果并不如其所宣称。
3. 非法添加物:一些产品被检出含有禁用原料,例如激素或其他有害化学物质。
关于上述问题,官方和行业协会也做了相关回应
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只要符合相关法规和技术要求,化妆品“漏标”防腐剂并不一定构成违法行为。为保证原料质量而添加的微量抗氧化剂、防腐剂、稳定剂等成分,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其标注方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在标签上标注,也可以不标注。
中国香妆:理性看待化妆品中的防腐剂标注问题:以科学的态度和法律的角度。化妆品原料中可能含有的微量防腐剂,并不意味着产品不安全或存在质量问题。消费者在面对“未标识防腐剂”的报道时,不应过度恐慌,而应理性看待。化妆品企业也应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提高产品透明度,开展相关科普行动,并且要勇敢地凭借科学的态度、以合法合规为准绳,对“将打假当作生意”的行为说不!
中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凡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的牙膏原料成分都是没有安全风险的。一些文章和视频抛开国家标准和添加剂量,大谈毒性的表述是不负责任的。建议相关新闻媒体加强对类似文章和视频的科学性审查,避免误导消费者,避免被少数博取流量的视频博主或不良企业利用,同时也避免牙膏经营企业被这些不正当行为误伤。
正视“打假”的目的
2024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投诉、举报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不得利用投诉、举报牟取不正当利益,侵害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市场经济秩序。”
针对职业打假恶意索赔,有地方政协委员提了,当地官方也回了: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110号建议-《关于全面抵制职业打假恶意索赔的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1]:市场监管部门将持续规范涉及食品安全、产品质量、虚假宣传、虚假广告的行政执法,及时纠正轻微违法行为,加大对未造成危害后果行为免予行政处罚的适用。对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优化营商环境的“真打假”行为,给予支持和鼓励。公安机关将结合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依法严惩以“打假”为名实施敲诈勒索的违法犯罪行为,积极维护良好营商环境。
化妆品行业发展至今,是各界一起努力的结果,并且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立足于消费者安全,每一份“用心经营”都值得尊重和呵护,不要让“行业”随便背锅,也不要忽视“正义“的声音。
[1]原文链接:https://scjgj.cq.gov.cn/zfxxgk_225/jytabl/202406/t20240619_13307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