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蛋白被认为是一种比动物蛋白更具可持续性的替代品。食用昆虫蛋白在营养供应、环境保护和资源高效利用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因而成为全球食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来源:CSIRO
近些年,越来越多国家将昆虫纳入安全可食用的食品范畴,其中以欧盟、新加坡和澳新为代表。经过安全评估后,明确个别昆虫的可食用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昆虫在市场上的应用,并提高了消费者对昆虫食用安全性的认可。
为此,中贸合规中心选取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总结了它们在昆虫食用合规方面的情况。希望通过这些研究,为大家带来一些市场和合规方面的思路和启示。
欧 盟
自2021年来,欧盟陆续批准了多款昆虫蛋白原料,其来源包括家蟋蟀(Acheta domesticus)、黑粉甲(Alphitobius diaperinus)、蝗虫(Locusta migratoria)、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该6款产品均享有5年的数据保护期,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如其他企业如需合规上市,则需要获得申请企业的授权或者自行向欧盟委员会EU申请novel food。
EU已批准的昆虫蛋白
新 加 坡
新加坡食品局SFA通过安全评估后,允许以下16种昆虫为可食用昆虫。
韩 国
韩国已评估并批准10种昆虫作为食品原料,纳入到《韩国食品法典》中,包括:
澳 新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食品标准局(FSANZ)新型食品咨询委员会(ACNF)对三种供人类食用的昆虫进行了评估,并发表在FSANZ意见记录中,包括大麦虫Zophobas morio (super mealworm);蟋蟀Achaeta domestica (house crickets);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 (mealworm beetle)。
中 国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食用昆虫的传统。然而,昆虫能否真正安全地作为食品原料用于食品中,尚未有定论。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昆虫学专家杨忠岐曾提议将食用昆虫加入国人食品目录清单。对此,国家卫健委回复(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4197号(农业水利类354号)提案答复的函):“下一步,我委将继续立足法定职责开展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审查工作,在确保食品安全的基础上,积极引导相关食品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全力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努力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另曾有企业申请新食品原料 蝇蛆蛋白粉(卫食新申字(2017)第0008号)和云实蛀虫(卫食新申字(2014)第0001号),但最终均未有获批的消息。截止目前,还未有昆虫相关的物质被批准为食品原料。
尽管如此,已有中国企业作为昆虫原料的制造商,将昆虫或其产品出口到其他国家用于食品中,如山西省的特色扶贫产品黄粉虫。在具备源头产业基础的情况下,昆虫蛋白类产业的产业化进程相对顺畅。
写 在 最 后
随着国际上对昆虫蛋白认知的提升和对消费者教育的深入,昆虫蛋白市场的规模日益壮大。在合规准入方面,昆虫蛋白的关键环节在于微生物和病原体的风险防控以及致敏风险的管理。通过严格的检测和控制措施,确保昆虫蛋白的安全性和可接受性,是推动这一新兴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我们的服务
中贸合规中心ZMUni可为企业提供食品合规服务:
● 新食品原料申报
● 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申报
● 保健食品注册备案
● 特医食品FSMP注册
● 宠物饲料合规
● 食品标签审核
● 美国GRAS认证
● 欧盟新型食品申报
● 巴西新型食品申报
● 泰国新型食品申报